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7月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2.4亿元,同比增长26.6%。分类别看,税收收入67.4亿元,下降0.5%;非税收入45亿元,增长114.2%。分级次看,省级收入33.4亿元,增长3.1%;市县级收入79亿元,增长40.1%。
1—7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4.6亿元,增长17.7%。其中,省级收入191.2亿元,下降4.1%;市县级收入613.4亿元,增长26.7%。
从税收收入看,1—7月,全省税收收入454.2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增值税181.7亿元,增长4.7%;企业所得税73.8亿元,下降7.2%;个人所得税21.6亿元,增长3.2%;涉房涉土税收收入103.9亿元(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增长12.9%,主要是长春市补缴税金等因素拉动。
从非税收入看,1—7月,全省非税收入350.4亿元,同比增长41.5%。其中,专项收入36.7亿元,下降2.5%,主要是工程建设占用林地量同比下降,导致森林植被恢复费收入减少1.1亿元;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8.3亿元,下降41.7%,主要是上年多条高速开工建设,占用较多耕地,2025年新开工建设工程减少,导致耕地开垦费收入减少12.3亿元;罚没收入35亿元,下降1.1%,主要是上年同期侦破大案要案取得一次性收入较多;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237.5亿元,增长118.5%,主要是资源资产盘活收入陆续缴库。
分地区看,1—7月,全省49个市县中33个收入正增长,增长面为67.3%。其中,抚松县、柳河县、磐石市、大安市、梅河口市等17个市县增长50%以上。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7月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2.9亿元,同比下降3.8%。分级次看,省级支出105.4亿元,下降13.3%;市县级支出237.5亿元,增长1.1%。
1—7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96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省级支出674.3亿元,增长13.6%;市县级支出1821.7亿元,增长0.3%。基本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分科目看,科学技术支出31.8亿元,增长31.3%;交通运输支出155.4亿元,增长55.3%,主要是拨付中央交通运输领域重点项目资金的拉动;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1.3亿元,增长57.6%。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7月份,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0.5亿元,同比下降58.3%。分级次看,省级收入2.7亿元,下降16.5%;市县级收入17.8亿元,下降61.2%。1—7月,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17.3亿元,下降28.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74.7亿元,下降40.2%;专项债务对应项目专项收入19.2亿元,增长6.3%。分级次看,省级收入21.6亿元,增长23.2%;市县级收入95.7亿元,下降35.1%。
7月份,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06.1亿元,同比增长413.5%。分级次看,省级支出347.2亿元,增长35012.1%,主要是用于支持农信系统改革化险增加的支出;市县级支出58.9亿元,下降24.6%。1—7月,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28亿元,增长130.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104.6亿元,下降9.4%;其他政府性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343.9亿元,增长262%;超长期特别国债安排的支出106.1亿元。分级次看,省级支出403亿元,增长5243.7%;市县级支出225亿元,下降14.9%。
四、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
1—7月,全省共发行地方政府新增债券486.4亿元。其中,发行新增一般债券89.5亿元;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96.9亿元。全省共发行地方政府再融资债券600.6亿元,其中,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365亿元;用于偿还到期债券本金235.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