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3月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地方级财政收入84.2亿元,比上年同月减少9.6亿元,下降10.3%。其中税收收入45.7亿元,同比减少14.4亿元,下降24%,主要是上年减税政策翘尾,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和财政的影响持续显现,以及落实新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等因素综合影响。非税收入38.5亿元,同比增加4.8亿元,增长14.1%,主要是各市县加快非税收入征缴进度,土地指标交易、提取公共租赁住房资金、捐赠等一次性收入缴库增多。
一季度,全省地方级收入258.3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5亿元,下降11.9%。分类别看,税收收入188.5亿元,同比减少32亿元,下降14.5%;非税收入69.8亿元,同比减少3亿元,下降4.1%。分级次看,省级62.2亿元,同比减少12.4亿元,下降16.6%;市县级196.1亿元,同比减少22.6亿元,下降10.3%。
一季度全省收入预算执行主要特点:一是地方级收入降幅有所收窄。一季度,全省地方级收入降幅比前两个月收窄0.8个百分点,主要是全省各市县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在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基础上,普遍加大税费征缴力度,遏制收入下滑趋势,当月全省非税收入增长14.1%。二是半数市县收入实现正增长。全省9市(州)和长白山开发区5增5降,正增长的地区个数比前两个月增加3个;39个县(市)中,有20个收入正增长,正增长的个数比前两个月增加6个。三是税收收入降幅扩大。一季度全省税收收入降幅比前两个月扩大3.5个百分点。从与经济关联度较高的主体税种来看,3月份当月增值税下降35.7%、企业所得税下降41%、个人所得税下降50.2%,疫情的冲击仍然很大。
一季度全省地方级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
1.增值税73.9亿元,同比减少22.3亿元,下降23.2%,主要是降低税率等政策翘尾,以及疫情冲击的影响。
2.企业所得税33.1亿元,同比增加0.4亿元,增长1.3%,主要是上年四季度重点汽车企业利润水平回升,以及金融企业利润增长的拉动。
3.个人所得税10.4亿元,同比减少1.8亿元,下降14.5%,主要是受疫情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减少,以及个人所得税首次开展汇算清缴退税的不可比影响。
4.资源税2.5亿元,同比增加0.1亿元,增长4.6%,主要是原油等应税产品产量增加的拉动。
5.土地增值税7.4亿元,同比减少1.7亿元,下降18.7%,主要是部分房企延期缴纳土地增值税的影响。
6.契税19.7亿元,同比减少1.5亿元,下降7.1%,主要是不动产交易减少的影响。
7.专项收入13亿元,同比减少4亿元,下降23.3%,主要是教育费附加、广告费等收入减少的影响。
8.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7.8亿元,同比增加3.4亿元,增长23.6%,主要是市县加快耕地开垦费缴库进度增加的收入。
9.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5.2亿元,同比减少4.6亿元,下降23.1%,主要是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减少的影响。
10.政府住房基金收入7.9亿元,同比增加3.5亿元,增长80.6%,主要是部分市县集中计提公共租赁住房资金较多的拉动。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3月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支出346.5亿元,比上年同月减少97.6亿元,下降22%。本月财政支出下降,主要是上年同月集中拨付中央下达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基数较大。
一季度,全省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支出832.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33.8亿元,下降13.8%。分级次看,省级153.1亿元,同比减少44.6亿元,下降22.6%;市县级679.7亿元,同比减少89.2亿元,下降11.6%。
主要支出项目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2.4亿元,同比减少3.3亿元,下降5.1%,主要是压缩一般性支出的影响;教育支出85亿元,同比减少8.9亿元,下降9.5%,主要是各类学校尚未开学,公用经费延后拨付的影响;科学技术支出3.1亿元,同比减少4亿元,下降56.9%,主要是上年同期提前拨付科技创新资金的影响;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7.2亿元,同比减少36.2亿元,下降14.9%,主要是上年同期提前拨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补助资金的影响;卫生健康支出72.3亿元,同比增加6亿元,增长9%,主要是拨付疫情防控资金增加的支出;节能环保支出22.7亿元,同比减少6.6亿元,下降22.5%,主要是上年同期拨付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资金较多;城乡社区支出112.3亿元,同比减少2.1亿元,下降1.9%,主要是上年同期拨付公共设施建设资金较多;农林水支出64.8亿元,同比减少66.2亿元,下降50.6%,主要是上年同期拨付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较多;交通运输支出65.1亿元,同比减少6.8亿元,下降9.4%,主要是上年同期拨付车辆购置税补贴资金较多;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10.2亿元,同比减少5.7亿元,下降35.9%,主要是上年同期拨付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较多;金融支出1.1亿元,同比增加0.7亿元,增长2.4倍,主要是拨付吉投集团注册资本金增加的支出;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1亿元,同比减少4.8亿元,下降18.5%,主要是上年同期拨付粮食风险基金较多;债务付息支出12.1亿元,同比增加6亿元,增长1倍,主要是偿还地方政府债券利息增加的支出。
二、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3月份,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3.8亿元,比上年同月增加19.6亿元,增长44.2%,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增加21.9亿元,增长57.3%;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6亿元,同比减少12.7亿元,下降26.1%,其中使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同比减少14.9亿元,下降32.6%。
一季度,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2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5亿元,增长2.8%,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增加10.6亿元,增长9.8%;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3.1亿元,同比增加2亿元,增长2.5%,其中使用专项债券资金安排的产业园区建设支出同比增加2.9亿元。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财政减收增支压力进一步加大,财政收支矛盾愈发突出。下一步,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全面落实政策措施,支持经济平稳运行。针对国家出台的4批20项支持不同群体、不同行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税费优惠政策,逐级抓好落实。对我省已出台的疫情防控财政政策,细化流程,厘清边界,狠抓落实,跟踪问效,促进政策效应迅速释放。支持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全面复工复产,尽可能减小疫情对我省支柱税源的冲击。二是加大组织收入力度。继续落实好财税部门联合会商机制,把握收入形势,分析收入增减原因,研究解决对策措施。加强对财政收入数据的科学分析和预研预判,强化内外部、上下级沟通协作,强化关键时点数据调度。切实做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保持财税收入运行在合理区间。三是切实防范财政运行风险。目前多数市县财政收入减收,基层财政面临“三保”压力大、库款紧张等不稳定因素。全省各级财政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切实强化对财政收支、库款规模等方面的监控,切实做好“三保”工作,保障疫情防控资金需要,确保市县财政运行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