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吉林财政绩效2021年第七期(总第34期)
发布时间: 2021-09-03 19:21:00
来源:
访问量:

编者按:为确保在2022年市县级基本建成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全省各市县按照省委、省政府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部署,结合本地实际,打基础、聚合力、重质效,锐意创新实践,预算绩效管理意识普遍增强,工作质量明显提高。我们选取了部分市县亮点工作和特色做法,供各地学习、参考、借鉴,以期预算绩效管理在全省出现“比学赶帮超”的新局面。

 

 

完成2021年部门预算绩效目标批复及公开工作

四平市财政局

 

为进一步提升预算部门绩效意识,落实预算部门绩效管理主体责任,四平市财政局着力做好预算绩效管理增点扩面工作。在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管理试点工作基础上,将市直一级预算部门全部纳入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管理范围。除涉密部门和涉密项目外,将绩效目标批复至各预算部门,涉及市直84个部门108个单位,涉及预算项目资金45,903万元。并要求各部门严格遵照绩效目标管理要求,建立绩效目标运行监控机制,对绩效目标运行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并在门户网站公开部门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

 

组织完成2020年项目支出绩效自评

桦甸市财政局

 

经过各部门、各单位的努力工作,桦甸市财政局组织全市各部门顺利完成2020年项目支出绩效自评。通过自评结果显示,全市各部门对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有了极大的提高,绩效目标设置也更加科学合理。

在充分总结以前年度预算绩效管理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市财政局进一步扩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管理覆盖范围,在年初本级预算项目中选取了99个有针对性、代表性、且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项目纳入预算绩效管理,比2019年增加88个项目。涉及43家预算单位,比2019年增加32个单位。纳入绩效管理的项目金额18634万元,比2019年增加16311万元,占2020年部门项目资金总额的52%,纳入绩效管理的项目内容几乎涵盖所有列入预算的项目内容。

下一步,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022年底基本建成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工作目标,进一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完善相关制度,扩大预算绩效管理范围。同时,选择部分政策和项目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并加快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机制,逐步向以绩效为导向的资金分配管理方式转变。

 

整理编制《分行业分领域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

洮南市财政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吉林省委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精神,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根据绩效管理工作需要,洮南市财政局组织相关人员,结合洮南市实际,整理编制了《分行业分领域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2021年版)》(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一、遵循的原则

(一)内容完整、层次分明。《指标体系》包括项目投入和管理、共性项目绩效指标体系、分行业分领域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三大部分。从横向看,绩效指标以《2021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支出功能分类为框架,《指标体系》中行业和领域对应类、款两级,资金用途对应预算项目支出方向。从纵向看,绩效指标体系分为三级,一、二级指标按照省财政厅的指标框架设置,三级指标体现各行业各领域预算支出核心产出和效果。

(二)量化可比、简便易行。根据不同预算支出对象的特点设置绩效指标和标准,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力争做到绩效指标可采集、可衡量、可比较,操作简便、实用性强。

(三)依据充分、衔接匹配。绩效指标和标准主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职责、相关政策制度办法等设定,突出结果导向,反映各行业领域主管部门核心履职成效。

(四)共建共享、动态管理。《指标体系》将由财政资金绩效考核服务中心适时动态更新完善,持续提升预算绩效指标和标准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为建立绩效大数据分析系统提供有力支撑。  

二、指标体系的内容

(一)共性项目绩效指标体系。共性项目绩效指标体系用于衡量政府部门共性支出的产出和效果,目前分为会议培训、新闻宣传、大型活动、基建工程、设备购置、信息系统建设运维、党建、综合管理、科研项目、监督检查、纪检监察等11类,共计154条绩效指标。

(二)分行业分领域绩效指标体系。分行业分领域绩效指标体系共涉及17个行业领域,74个行业类别,455个资金用途,5271条指标。

三、绩效指标信息设置

为了使绩效指标信息完整具体、明确清晰、标准可靠,《指标体系》设置了若干信息项,包括支出分类、绩效指标、绩效标准等,为预算部门填报绩效指标提供了有力帮助。

 

全面完成2020年市级财政预算项目

绩效自评抽审工作

通化市财政局

 

近期,通化市财政局对2020年市级财政预算153个项目进行了自评,并对其中30个项目实施了抽审,抽审比例20%,抽审合格率86.7%

抽审工作主要通过现场听取汇报、查阅相关佐证资料、实地核查等方式进行,重点复核项目主要产出、效益情况及绩效自评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根据抽查结果,分“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档次进行了通报。

本次抽审有效提升了项目自评工作质量,重点强化了项目自评结果运用,实现了抽审结果与预算安排的有效挂钩,为通化市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严格“三关”把控,全面完成2020年度

部门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审核工作

白城市财政局

 

一是抓好自评落实关。2020年底下发了《关于开展2020年度部门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并召开专题研讨会,明确各部门、单位自评流程和注意事项,从源头上确保自评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把好自评汇总关。为确保自评工作顺利进行,首先全面统计项目资金使用情况,作为复核项目自评材料的依据,也作为以后项目再评价的辅助资料。积极沟通协调各预算部门,按时上报自评材料及佐证材料,漏报、多报的,及时与科室和部门沟通,核实需自评的项目,并督促部门按要求重新上报。

三是严把自评复核关。收到预算部门上报的自评材料及佐证材料后,为做好自评复核,绩效办分组工作,对比年初下发的绩效目标批复文件和项目资金统计表,对绩效自评表的各项目标和指标逐一核对,并将有问题的退回部门核实、修改,重新上报。复核过程中,由于资金存在跨科室使用的现象,因此多个项目的自评报告跨组上报,绩效办各工作组积极交流,互相帮助核对,确保不重不漏,保障自评复核工作顺利完成。

截至226日,复审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和自评报告77个,复审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清单77个,复审项目绩效自评表和自评报告152个,实现市级财政资金绩效自评全覆盖。

 

市区联动强化考核,助推区级预算

绩效管理取得新成效

吉林市财政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预算绩效管理有关要求,推动区级预算绩效管理向纵深开展,逐步形成全市一盘棋和市区联动的工作格局,吉林市财政局新年伊始即统筹谋划、精心部署,积极落实对区级2020年度预算绩效管理的考核工作。20211月,印发了《吉林市区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吉市财发〔20219号),重点考核的目标是绩效管理基础工作、绩效目标管理、监控管理、评价管理和结果应用等方面内容。对各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量化考核打分,印发了《关于2020年度吉林市区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情况的通报》(吉市财发〔202126号),对工作成效较好的区通报表彰,推广了先进的做法和经验,对进展缓慢的区指出了整改方向,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要求。

通过此次考核,摸清了吉林市区级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弱项和短板,找准了下一步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有助于区级对标先进,扩围提质,按时间节点要求加快推进各项工作开展,确保顺利实现全市2022 年底基本建成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总体目标。

 

延边州各县(市)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延边州财政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吉林省委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延边州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精神,确保2022年基本建成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延边州各县(市)财政局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一、预算绩效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健全

各县(市)财政局通过建章立制,制定相关政策以及操作办法,有效保证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截至目前,8个县(市)共计研究制定50个管理办法或操作细则,其中:安图县、珲春市、汪清县以党委或政府名义制定绩效管理实施意见,确保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二、基本实现本级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全覆盖

各县(市)财政局相继出台各项制度办法以后,着手布置绩效目标填报工作,加强绩效目标在绩效管理全过程环节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将项目预算编报内容细化,丰富编报信息,使财政部门更深入、更全面了解掌握项目情况,科学合理安排预算资金。截至目前,8个县(市)涉及592个一级预算单位填报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本级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基本全覆盖。

三、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机构建设

事业单位尚未改革完成,人员编制紧张是目前县(市)财政普遍面临的问题。在各县(市)财政局领导重视情况下,每个县(市)配备绩效管理专职人员至少1人以上。目前,8个县(市)绩效管理专职人员共18人。龙井、汪清成立了绩效专职机构,图们、敦化已将绩效专职机构拟定方案申报到编办,延吉、和龙、安图、珲春已配备专职人员并推进机构建设。

 

做好三项工作,稳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农安县财政局

 

农安县积极提高思想认识、建立工作机制、完善工作制度、理顺工作职责、明确工作方向,稳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一、以提高绩效管理理念为先,营造预算绩效管理氛围

从县委、县政府层面,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纳入县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算执行报告,通过高层发声,提升全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理念,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工作责任,打造推进预算绩效工作的基础。从财政部门本身层面,一把手带头树立“讲绩效、重绩效、用绩效”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大会、小会宣传讲解,增强财政人员工作信心,提升工作质量。在提高全县各部门、各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意义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健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保障了预算绩效管理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二、以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为主,奠定预算绩效管理基础

根据国家、省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印发《中共农安县委、农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出台了《农安县财政支出事前绩效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农安县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农安县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管理办法》、《农安县项目支出评价管理办法》、《农安县预算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农安县财政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内部职责分工》、《农安县财政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程》等科学规范、符合实际、便于操作的各项规章制度,着力加强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完善绩效目标申报、审核、评价机制等流程,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制,形成了完备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体系,筑牢了制度预算绩效管理基础。

三、以提升预算绩效管理能力为矛,突破不会干壁垒

预算绩效管理涉及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各个领域,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专业性较强的特点。从县级来看,缺乏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导致绩效管理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为此,农安县从两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绩效微刊、绩效简报碎片式进行积累。每周一期绩效微刊,针对零基础业务人员,着重业务知识的普及;绩效简报不定期,介绍各地先进经验和做法,着重引入他山之石。二是业务培训集中式进行提高。针对财政工作人员和各部门工作人员工作重点不一样,分别组织培训,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专业知识培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注重解决“想干不会干”、“工作进度慢”等难点问题,为工作开展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

 

把握三个环节,做好项目评价工作

长岭县财政局

 

长岭县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部署,根据本县预算绩效管理实际,围绕项目全过程管理,以提升管理能力为目标,以重点项目为突破口,以第三方专业能力为依托,积极推进预算绩效财政评价工作。

一是下发《关于开展2020年度预算项目绩效财政评价工作的通知》,明确责任、时间表和路线图,对预算绩效财政评价工作进行周密部署。二是通过对各预算部门(单位)报送的自评材料及2020年的支出决算进行梳理,选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与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水利、农业、城建、教育、公安等部门的重点项目进行财政评价。三是委托专业能力突出、资质优良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财政评价,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智力资源和研究能力,以及在独立性、专业性方面的独特优势,推动预算绩效管理的提质增效和绩效管理水平的提升。

责任编辑:
主办:吉林省财政厅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3646号 联系电话|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200000016吉ICP备09008562号-3

吉公网安备22000002000015

联系电话|网站地图

主办:吉林省财政厅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3646号

网站标识码:2200000016

吉ICP备09008562号-3

吉公网安备220000020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