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志总会计师深入基层开展脱贫后
财政扶贫政策调研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交账年,脱贫攻坚工作重点已经转变为巩固脱贫成效和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为做好脱贫攻坚期后的财政扶贫工作,9月2日,王学志总会计师带队深入厅包保帮扶的通榆县新发乡德胜村、六合村开展调研指导帮扶工作,实地踏查了六合村易地扶贫搬迁、德胜村电商扶贫等项目。期间还与白城地区负责扶贫工作的党员干部、第一书记、扶贫企业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围绕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政策、巩固脱贫成效等方面,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提出了激发贫困村发展内生动力、产业扶贫后续资产管理、基础设施维修养护等多个意见和建议。
王学志总会计师总结强调,此次调研收获很大,负责财政和扶贫工作的党员干部、第一书记及企业代表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谈到了许多扶贫工作遇到的非常有代表性的问题,为我们后续研究财政扶贫政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一是产业扶贫项目要可持续。脱贫攻坚期后,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将脱贫攻坚期内的产业扶贫项目管理好,使其长久地发挥效益。要通过乡村振兴推动现有扶贫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提高扶贫产业抗风险能力。二是资产收益要用得好。据统计,2016-2020年,我省通过资产收益扶贫累计实现收益9亿元,这个规模可以说是很可观的,脱贫攻坚期后资产收益怎么使用,资产怎么活化,包括资产折旧等问题,亟待解决。当务之急是要出台相应政策,国家正在积极研究,市县也要结合实际进行相应的探索。三是基础设施维护要有人管。“十三五”期间,各级财政投入了大量的扶贫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基础设施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随着基础设施陆续建成,后续将要解决的问题依然很多,如资产登记管理、管护资金来源等,都需要认真研究。要建立基础设施运行维护长效机制,确保扶贫资产有人管、管得好。四是脱贫攻坚期后帮扶要跟得上。随着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退出、贫困人口脱贫,各类扶贫资金政策也面临优化和调整,既要满足巩固脱贫成效和解决相对贫困的需要,又要为推进乡村振兴打好基础。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三农”工作转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会面临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一定要用好用足脱贫攻坚成果,研究推动扶贫政策优化调整,以适应巩固脱贫成果的需要,支持稳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