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来,男,汉族,中共党员,现任省财政厅社保处副处长,现在省委成立脱贫攻坚调研指导组二组工作。一年来,在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两大严峻斗争中,该同志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舍小家为大家,始终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用具体行动为组织分忧、为国解难、为民奉献,有力彰显了一名普通共产党人人民至上的从政理念和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
一、坚持人民至上,关键时刻显忠诚
2019年5月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阶段性成果,省委决定成立脱贫攻坚调研指导组,本着“抽硬人”“硬抽人”的原则,李春来同志从省财政厅被抽到调研指导二组工作,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他勇挑重担,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
始终与上下心连心,边学习边实践,迅速成为脱贫攻坚政策专家。富有成效的工作需要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引。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我们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事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求。要发挥好调研指导工作在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大局中承上启下,下情上达等关键作用,参与者必须熟知饮水、住房、健康、养老、教育、产业、信贷、党建、财政、审计、法律等等方面的政策。李春来同志对财政、社会保障领域政策非常了解,但术业有专攻,对脱贫攻坚其他领域知之甚少,于是不断学习成为必然的选项。从宏观上《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摆脱贫困》到政策上《脱贫攻坚政策文件汇编》到微观上各行业领域具体的规则和要求及调研指导的实操技能。参与脱贫攻坚一年来,通过参加专题培训班、自学等方式,李春来同志在理论上筑牢了扶贫领域专业知识,补齐了业务短板,快速适应了新岗位的工作要求。并且在实际调研工作中,不断地验证、反思,使得李春来同志完全具备了脱贫攻坚调研指导工作的知识储备和工作技能,尤其是在健康、产业、民政、社保等领域成为调研指导组名副其实的专家。
始终与困难群众面对面,舍小家为大家,克服重重困难获取第一手资料。脱贫攻坚调研指导工作的工作重心虽然落在“指导”两个字上,但这种指导并非是简单地“数豆子”或者当批评家指手画脚,而是需要以脚踏实地的“调研”工作为基础,如此一来,出差是家常便饭。人到中年,上有双方高堂父母,下有一双儿女,可以说家里方方面面方面都离不开他这个顶梁柱,但组织有召唤,他没有犹豫。一年来,他跟调研指导二组同事们一道,先后十余次深入基层开展为期两周左右的调研工作,累计走访了25个县,152个乡镇,228个村,走访贫困户4000多户,非贫困群众近700户,访谈县乡村各级干部、行业部门负责人、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等3000人次左右,查阅各类扶贫档案台账数万册,全部行程近5万公里。在这一年的调研中,他们经历了种种困难和考验。在梨树的坟茔地中寻找出路、在靖宇的深山老林中迷路、在和龙的冰雪路面上冒险、在长白十八岗的漫天大雪中前行、在大安长达五公里的交通事故拥堵中等待,遭遇过恶狗侵袭,遭遇过传染病危险,遭遇过车陷泥坑,遭遇过高速公路爆胎,遭遇过冰天雪地中交通事故拥堵,总之,以前未曾经历过的、未曾设想过的困难和障碍都曾出现,但最终都成为他和同事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和嘴角的微笑。
始终与同志们手牵手,讲奉献顾大局,团结一致取得优异成绩。李春来同志深知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意义,也深知成立调研指导组的目的与初衷,更深知调研指导组的初心与使命,他以初心为舵、以使命为帆,积极团结大家支持组长的工作,热心帮助大家处理工作、生活中问题,把大家的心拧成一股绳推进工作高效完成。在思想上,他所提出的意见、建议公平、中肯、实事求是,常为众人所赞同。在政治上,他所提出的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财政不公平问题、贫困户的过度保障问题都切中时弊,与中央精神不谋而合。在专业上,他在大病兜底保障、村医待遇、社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等方面的专业性意见成为地方整改的指南针。在生活上,他乐于助人,常常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待人以宽。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他和全组同仁一道克服了种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工作成绩多次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赞赏,一年来,形成了常规调研指导报告、调研反馈报告、成效考核报告近百篇,形成农村饮水安全、基层党建等专题调研报告两篇,累积完成了50万字左右的调研指导报告。除了完成常规调研任务,还肩负了2019年度国家成效考核省际交叉互检、2019年度省内成效考核、东西部协作考核、省内协作考核、十二位副省级以上领导的脱贫攻坚督战、脱贫攻坚普查前期准备等等工作,均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在2019年的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吉林省被认定为完成年度计划、减贫成效显著、综合评价好的一类省份。
二、坚持生命至上,危难时刻显担当
2020年1月,按照省委、省政府和财政厅党组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省财政厅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作为财政厅社会保障处具体负责疫情防控工作的分管处长,应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凶猛态势,李春来同志临危受命,迅速投入财政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快速反应,尽心付出,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省财政厅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最重要的工作和重大政治任务来抓。1月24日,省财政厅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社会保障处。面对极大工作压力,李春来同志想的不是假期无法与家人团聚,思考得更多的是每一项政策的出台,都关系到患者、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切身利益,每一个数据的提供,都关系到全省乃至全国防控工作大局。一边统筹协调并分解落实相关工作,一边收集整理汇总和分析重要信息及工作情况,一边制定政策并积极筹措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所需资金。同时,建立了疫情防控财政投入情况和财政扶持政策措施日报告制度,加强沟通衔接、指导监督,形成省财政与省直部门和地方财政良性联动机制。
积极应对,精准施策,各项政策迅速落地见效。越是情况紧急,越是高效严谨,每一项政策出台,李春来同志都坚持字斟句酌研究政策表述、逐笔逐项进行资金需求核算,且基本都是当天印发或反馈,做到精准高效、万无一失。根据国家政策精神,结合我省实际,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制定出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经费保障政策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我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及补充通知、《关于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有关保障问题的通知》等系列政策措施,其中仅春节假期期间就出台6项。随着医疗费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全额补助政策的制定,全省确诊患者不再担心医疗费用问题;相关人员日补助标准的制定,减轻了全省参加疫情防控的医务人员和工作者的后顾之忧;疫情防控工伤保障政策的制定,让全省医疗保障及医护人员利益权益得到保障;医疗卫生机构所需防疫专用设备以及诊断试剂采购等所需经费补助政策的制定,进一步提高了对全省感染人群的辨别能力和确诊患者的医疗救治水平。
迅速筹措,全力保障,确保资金有效使用。应对疫情防控形势,李春来同志迅速提出积极争取中央支持、统筹部门项目预算安排、调整支出结构、动用预备费等超常规措施等资金筹措意见,并得以认可和实施,全面保障了疫情防控各类经费需要。正月初二就将疫情防控资金2.1亿元拨付到省直一线用款单位和市县。截至5月12日,全省各级财政累计筹措到位资金24.1亿元。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各地各部门开展疫情防控所需的医疗救治、专用设备购置、防控物资储备,疫情防控相关实验室、门诊及住院疗区维修改造,以及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疫情防控等。会同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吉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疫情防控补助资金筹措渠道和使用范围,加强对资金使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流程监管,规范资金审批程序。同时还督促指导相关部门建立相关统计数据台账,做到手续完备、凭证齐全,并自觉接受审计、监察等部门监督,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有境界自成高格,经考验方见本色。脱贫攻坚调研指导组和财政疫情防控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与全体干部的努力付出是分不开的,但与李春来同志等中坚力量的引领、奉献也是分不开的。在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工作中,李春来同志都以优异的表现和实绩,展现出了共产党人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高贵品质,团结一致、攻坚克难的精神传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使命担当。在今后工作中,他们也将继续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为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斗争的全面胜利,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