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省政府委托,现就《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2019年省级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议案》说明如下。
一、预算调整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今年初,为稳定预期、提振信心,2019年省级财政收入预算按与上年实际收入持平安排370.21亿元。预算执行中,根据国家出台实施的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结合1—8月省级财政收入实际完成情况,经分析测算,2019年省级财政收入预期为290.21亿元,预计比年初预算短收80亿元。其中:税收收入预期为227.42亿元,预计短收37.41亿元,主要是2019年增值税降率、小微企业普惠性降税,以及2018年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改革政策翘尾等因素影响;非税收入预期为62.79亿元,预计短收42.59亿元,主要是国有资源(资产)处置收入实现率较低、自然资源部门耕地开垦费收入减少较多,长生生物破产清算周期超出预期等因素影响。鉴于上述情况,拟将省级当年地方级财政收入预算调整为290.21亿元,比原预算数减少80亿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六十六条第三款)和《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规定,地方一般公共预算年度执行中如出现短收,可以通过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其他预算资金、减少支出等方式实现收支平衡。据此,拟通过以下措施筹集资金弥补和消化短收,实现省级预算收支平衡。一是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弥补短收10亿元。为应对预算执行中的重大财政收支变化,2019年省级预算尚有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亿元未动用,拟全部调用弥补短收。二是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及减少支出弥补和消化短收57.56亿元。截至8月底,累计清理收回省级部门财政存量资金、减少结算补助支出68.19亿元,除按政府采购合同或协议等约定当年必需支出10.63亿元外,其余57.56亿元拟全部用于弥补和消化短收(弥补短收7.56亿元,消化短收50亿元)。三是使用中央均衡性转移支付增量弥补短收12.44亿元。截至8月底,财政部正式下达我省均衡性转移支付551.94亿元,比上年增加42.44亿元,扣除年初预算已安排使用30亿元,尚余12.44亿元拟全部用于弥补短收。采取上述平衡措施后,2019年省级财政收入短收80亿元可以全部弥补消化,其中:筹集资金弥补30亿元,减少支出消化50亿元。2019年省级财政各项收支总计相应调整为2661.06亿元,比原预算数减少50亿元。
上述平衡措施中,减少省级预算总支出和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的预算调整情形,依法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京哈高速长春至拉林河段、珲乌高速吉林至长春龙嘉机场段(以下简称长余、长吉两条高速公路)改扩建,共计拟发行收费公路专项债券70.06亿元,2017年和2018年已发行40.08亿元,2019年拟发行12亿元,2020年预计发行17.98亿元。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厅字〔2019〕33号)精神,为确保长余、长吉两条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能够顺利进行,拟调减转贷市县专项债券额度,增加省本级专项债券额度(用于安排上述两条高速公路改扩建资金)。这样调整后,省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各项收支总计不变,省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比原预算数增加12亿元,转移性支出和债务转贷支出相应减少12亿元。
上述变化,增加了省本级举借债务数额,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的预算调整情形,依法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预算调整方案经本次会议批准后,我们将严格按照执行,努力增收节支、开源节流,确保全年省级预算收支平衡。
(一)加大组织收入力度。持续推进国家和省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全面落地生根,惠及实体经济,培育壮大税收根基。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税源企业的动态监控,实事求是、科学有序、依法依规地组织财政收入。密切关注有增收潜力的非税收入项目执收进度,努力挖潜增收。
(二)严格管控预算支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调整压减一般性支出,保障改善民生等重点支出需要。除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应急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通过动支预备费等机动资金解决外,预算执行中不再追加部门支出,部门新增支出需求一律通过调整当年部门预算解决或在以后年度部门预算中安排。除年终据实结算等特殊性质资金,逾期未分配下达或支出的财政资金一律削减收回省级总预算。
(三)强化事前审核评估。建立新出台重大政策、重大项目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机制,积极而为、量力而行,慎开新增支出“口子”,确保当年预算收支平衡和财政可持续。财政承受能力不足以支撑的,坚决予以调整或暂缓出台。非刚性支出、无效低效支出一律不予安排,非急需支出能缓则缓。
(四)积极争取中央支持。积极贯彻《财政部关于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加大财政政策支持的若干意见》等国家政策精神,与国家政策资金导向合拍踩点、同频共振的开展工作,更多地争取中央政策和资金支持,缓解省内各级财政的收支矛盾。